进入5月份,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进入关键阶段,部分省市发改委通知要求第二批“两新”及第三批“两重”开始申报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的第55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第55次互联网报告”),截至2024年底,我国网民规模达11.08亿人,互联网普及率达78.6%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智能手机和高速网络的普及推动了视频、社交、电商等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。对算力中心的需求大多分布在在高带宽、低延迟的网络通信能力,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,以应对海量用户和数据的高效处理在2024年超长期国债项目中,一批算力中心处于快速建设阶段。
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技术创新、标准建立、资源建设以及行业应用。2024年6月,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国家AI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(2024版)》,聚焦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,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。2025年3月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。在政策的支持下,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、产业融合应用加速落地、生态安全建设逐步建立。人工智能正逐步与传统行业、新兴领域融合,从而将逐步推动产业升级,释放新质生产力。
随着通用大模型的性能持续提升,生成式AI在不一样的行业的应用持续丰富。在AI时代,技术的重心从连接转向智能化,对IT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,包括强大的算力,大规模数据存储与解决能力,以及边缘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支持,以满足实时决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。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《算力网高性能网络设备研究报告2024》显示,2024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达71.5EFLOPS(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),同比增长20.6%;智能算力规模达725.3EFLOPS,同比增长74.1%。算力网高性能网络设备市场规模首次超过100亿元,达到103亿元,其中在算力云侧、国产高性能交换设备、CDN、端侧加速路由网关的占比分别为25.5%、37.9%、30.5%、9.1%,平均年增速约为36.2%。 2024年3月,中国信通院发布《绿色算力技术创新研究报告(2024年)》指出,算力已成为数字化的经济时代集信息计算力、网络运载力、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关键生产力,是推动各领域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石。自我国正式提出“双碳”战略目标以来,经济社会对生产、应用和消费绿色算力提出明确诉求,预计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算力出海的需求日趋强烈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深化实施,国内企业“走出去”的脚步逐渐加快。以东南亚市场为例,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、互联网应用渗透率的提升、数字化的经济的蓬勃发展,预计该地区的互联网流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。
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企业出海的重要手段。伴随海外业务量的增长,IT基础设施投入、性能还有是不是能跟紧海外业务扩张速度成为出海企业的难点,另外由于不同国家的网络质量差异较大,跨境网络延迟速度与稳定性难以保障,如何获得全球一致性体验成为第一大挑战,数据安全与合规也是企业在海外经营的关键风险。如何将业务快速拓展到海外,以及海外当地互联网的性能、高可用性及安全性成为企业出海面临的核心问题,从而带动了对海外网络、安全等业务的需求。
新闻推荐
【2025-06-24】
【2025-06-24】
【2025-06-24】
【2025-06-24】
【2025-06-24】
【2025-06-21】
【2025-06-21】
【2025-06-21】
【2025-06-21】
【2025-06-21】
【2025-06-21】
【2025-06-21】